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大讲堂 >> 防诈骗常识 >> 正文

传染病小常识

发布日期:2018-12-13    浏览次数:

一、肠道传染病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流行高发季节,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学生应加强防范,最好不喝生水,少吃生、冷食品。不过对于诺如病毒,大家不要过度紧张,只要自我护理恰当,患者多在一周内可自愈。

    诺如病毒性腹泻是由一组杯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其中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播。由于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学习生活集中,是诺如病毒重点防御区域。

    对此,广大师生做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如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少吃生、冷食品,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勤洗手;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特别是幼儿及体弱者;腹泻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要及时清洁、消毒,事后认真洗手;患病后要在症状消失后3天才可复课。

    对于肠道传染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是肠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大多数传染病在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识别肠道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但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防止疫情扩大。因此,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当出现群体肠道传染病现象,应在去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保留残留食物。

二、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等。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手接触分泌物后,可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在饭前便后、接触面部、外出归来及触摸过公共设后都要及时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保暖和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并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规律生活作息和均衡膳食、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三、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蚊子、苍蝇、老鼠、蟑螂)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防制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的综合措施包括净化环境、消除和控制四害孳生地以及直接诱杀灭四害等。目前家用杀虫剂以气雾剂为主,其中的添加剂,如甲苯等溶剂,以及低沸点的气雾载体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起着间接的危害作用。使用家用喷雾剂时,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剂量。一般15平方米的房间,喷3-4秒钟就能达到需要的喷量,过多喷洒容易污染环境。喷洒后离开房间,关闭门窗;进入后应先开窗通风。灭鼠的方法较多,物理捕杀包括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药物诱杀必须选用安全、高校的抗凝血杀鼠剂和肉毒毒素灭鼠剂。如“大隆”、“溴敌隆”、“敌鼠钠盐”、“杀鼠迷”、“杀鼠灵”、“杀他丈”和C型、D型肉毒毒素等。在室内,毒饵可沿墙根放置,或投放在鼠洞口或鼠类活动场所。每平方米防3-4堆。慢行药毒饵每堆15-20克,投饵次日,根据前一晚的消耗量进行补充,连投7-10天。注意不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剧毒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