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党委宣传部报道)8月17日,学校召开闽南海洋文化园24尊人物石雕专家研讨会。来自文化遗产、石雕设计、历史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施工单位再次齐聚一堂,对即将矗立于园区的24尊中外航海人物石雕(其中国内18尊,国外6尊)的文字介绍与外形设计进行深入研讨与严格把关。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闽南海洋文化园建设迈入关键阶段。继6月石雕创作专家研讨会确立石雕群整体框架后,此次会议进一步聚焦核心的24尊高4.5米花岗岩人物石雕。与会专家在前期多轮编撰、修改的基础上,对每尊石雕的文字介绍、外形设计展开了细致审查,重点推敲其历史准确性、语言精炼性、时间逻辑性及艺术表现力。同时,专家们结合闽南文化特质,对人物外形设计,包括服饰特征、面部神态、姿态动作等视觉呈现的关键细节,进行了深入论证与优化指导,力求人物形象兼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

闽南海洋文化园作为学校倾力打造的文化地标,由蔡天真董事长亲自主导推动,凝聚了多领域19位专家的智慧,历经三年精心筹备。该园区以“山海为纸、雕刻为笔”,生动呈现中外航海史人物的传奇事迹、古代泉州海上贸易的繁华景象、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校的发展脉络,通过历史的视角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师生与公众沉浸式感知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目前,园区主入口广场、阶梯、景观瀑布等工程已完工,依托自然山体创造条件构建的“探索三号”科考船模型等核心项目正稳步推进。此次24尊人物石雕设计的深化与定型,是园区石雕群(含人物石雕、事件浮雕及影雕共计168幅)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将生动串联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发展现状与宏伟愿景。
依托校内35亩自然山体建设闽南海洋文化园俯瞰泉州湾出海口,将成为国内高校首个以“闽南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室外教育基地,并作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开放。今后,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讲好泉州故事,为弘扬海丝精神注入泉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