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党委宣传部报道)随着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筑牢安全防线成为重要议题。10月17日,备受行业期待的全国性组织——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无人机防控技术分会在我校正式宣告成立。该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低空安全治理与行业规范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成立大会现场高朋满座,中国AOPA理事长张峰、我校董事长蔡天真、北京警察学院副院长马兰青、中国AOPA秘书长陈国华,全体校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无人机防控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政府主管部门、无人机防控技术分会全体会员单位和学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事。
与会的低空行业专家表示,无人机在深入生产生活、重塑低空格局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维度的安全挑战,这直接关乎国家利益、空域主权、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低空安全,管不住就放不开”,必须先管起来,把风险想深想透,才能明确路径、有序推进。专家指出,分会应势而立,恰逢其时,充分体现了行业的战略远见与责任担当。他希望分会不辱使命,立足“大安全”、构建“大格局”,聚焦“真问题”、产出“硬成果”,推动“强融合”、促进“共治理”,为筑牢低空安全屏障、建设航空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AOPA理事长张峰在致辞中表示,批准成立该分会是中国AOPA服务国家战略、顺应产业需求、引导行业自律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分会肩负着凝聚行业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构建标准体系、筑牢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是中国AOPA在低空领域积极参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担当,亦是对国家战略的行业回应与智慧贡献。张峰表示,中国AOPA将全面调动协会资源,在政策指导、标准制定与资源协同等方面为分会提供坚实支撑,共同将其打造成为国内无人机防控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组织。他希望分会不负众望,切实为国家低空安全保障与无人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分会的主要发起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我校在筹备期间牵头拟订了分会组建方案与管理办法,并积极推动和保障了筹备会、预备会及成立大会的顺利举行,为分会落地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校长庄伟廉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充分依托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校海一体”的办学特色,有效利用已建成的近万米无人机综合训练基地及相关实训资源,全力支持分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与行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他期待以分会为平台,深化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多边合作,通过校校联动、校企协同,共同突破技术瓶颈、共建共享资源、共育专业人才,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在稍早举行的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分会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首届领导机构:陈国华当选会长,潘泉受聘为首席科学家,陈东水当选副会长,纪伯文当选总干事,袁英江、屈先锋、王美佳、刘晓珏、宋进平当选副总干事。





成立仪式上,举行了庄重的分会启动仪式及证书颁发环节。张峰理事长、蔡天真董事长等领导分别为分会负责人颁发了聘书。

新任会长陈国华在就职讲话中阐述了分会将重点推进四项核心工作:构建技术高地,汇聚行业顶尖力量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无人机探测、识别、预警及反制等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完善标准体系,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建立科学、统一、先进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交流,通过举办高水平论坛、研讨会促进信息互通与共识凝聚;服务公共安全,聚焦低空安全重大需求,为国家空域安全、重大活动保障和关键设施防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成立大会同期举办了“畅行天路·智御未来”无人机技术应用专题报告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项目总师杨炯、乐山无人机大队大队长尚杨、北京锐士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雄建等权威专家,围绕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发展、反无人机实战经验、无人机管控实践、低空空域与交通管控平台一体化建设等议题,分别作了专题分享与深入交流。
据悉,中国AOPA无人机防控技术分会由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截至目前,已成功吸纳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的40余家首批会员单位。
未来,分会将汇聚百余家成员单位,依托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以构建“标准建设、技术研发、行业服务、人才培养、应急响应”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核心战略,全面开展团体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低空安全专业服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及行业赛事组织等工作,矢志成为低空安全人才的“孵化器”与国家低空安全的“防护网”,为国家的低空安全事业筑牢坚实的技术根基,为全球无人机防控技术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