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专业建设 >> 正文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关于专业建设的原则意见

发布日期:2016-03-11    浏览次数: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有关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按照我院“区域经济+行业+企业+专业”的专业建设模式及“工学结合,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注重内涵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类型特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征的专业特色。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这一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发新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2、以就业为导向。以“面向产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为目标,以“产学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措施,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加大专业建设力度。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依据“工学结合,理实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项目导向、工学结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立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

4.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设置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开设公共素质课程和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专业建设的目标

1、体现“依托海西,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专业数量与学院办学条件相适应,做到主体专业发展稳定、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专业示范性强。

2、加强院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力争在近几年建成5个以上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3、以就业为课程设计目标,以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为课程设计的基本结构,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设置课程(公共素质课程、专业群基本素质课程、双证融通核心课程、职业能力综合实训课程、职业定位专项实训课程、顶岗实习就业课程),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加强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及其教材建设 。

四、专业建设的措施

1、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按“面向产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要求,研究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培养目标,进行专业总体设计,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制定实践教学方案与措施,实施“工学结合,理实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型的内在要求,适度扩大教师总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建成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3、加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力度

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实习实训要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实施“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防止各专业自成体系。要特别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尽可能争取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并逐步形成产学合作机制。  

4、推广和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

积极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加速实现教学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整体教学和管理水平。

五、专业建设的评估、验收与检查

按照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对专业建设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对于评估成绩突出的专业,在评审和申报省级试点专业、国家级试点专业时优先考虑;对于评估不达标专业,限其整改;整改期后评估仍不达标的专业,降为低一级别专业或限制其招生,直至停办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