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爱国、爱校教育,提升学生政治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和培养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学校坚持每周一由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辅导员与全体学生一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3月10日,艺术体育学院在校田径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升旗仪式,院长孙玉坤、党总支书记陈绍勇、党总支副书记王珺镅、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参加。仪式由团委书记黄晨琛主持。




01微课堂宣讲
艺术体育学院表演艺术专业2024级辅导员林璐老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弘扬雷锋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旗下微课堂宣讲。

艺术体育学院辅导员 林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今年的主题,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更是一次深刻的时代命题——弘扬雷锋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意味着我们要将个人的奉献融入民族团结的洪流,让平凡的善举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
一、雷锋精神:跨越民族的精神纽带
雷锋,这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互助团结”的真谛。他帮助过汉族大娘、满族战友、蒙古族牧民,在日记中写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种超越民族界限的大爱,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依然闪耀着民族团结的光芒。从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各族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共谋发展,到云南边境村寨里汉族医生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从内蒙古草原上牧民自发救助患病游客,到北京冬奥赛场上各族志愿者用微笑传递友谊......这些故事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无声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雷锋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像雷锋一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 以“螺丝钉”精神深耕民族团结
雷锋曾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在民族工作中,我们要像螺丝钉一样扎根基层:学习各民族语言文化,搭建沟通桥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理解包容;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 活动,促进情感交融。
2. 以“赤子心”践行共同富裕
雷锋乐于助人的品格,与“共同富裕”的理念高度契合。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中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如推广特色农产品、参与教育帮扶;在社区服务中关注少数民族群众需求,如开展双语志愿服务、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营造“石榴籽”般紧密团结的校园氛围。
3. 以“新风尚”凝聚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石。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故事;抵制分裂言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青年担当:让雷锋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青春底色
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力军。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从三个方面践行使命:做民族团结的“播种机”:主动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宣传者;做共同发展的“践行者”:参与“三下乡”“支教帮扶”等活动,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中华文化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四、结语:同心共筑中国梦
老师们、同学们,62年前,雷锋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大写的“人”字;今天,我们要用青春的力量续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让我们牢记:弘扬雷锋精神,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传承。
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颗“螺丝钉”,紧紧拧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愿我们每个人都化作一颗“石榴籽”,与各族同胞紧紧相拥,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诗篇!
谢谢大家!
02优秀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

优秀学生代表 林漫钰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232班的林漫钰,今天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近期开展的“传承雷锋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的生机活力。
提到雷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雷锋同志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向着人民、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当今时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秉承他的理想与志向,传承雷锋精神,坚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每次提到雷锋,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那个满脸笑容,总是在帮助别人的年轻战士。
雷锋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体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他无私地帮助他人,不计回报,这种大爱的胸怀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我们应学习雷锋,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团结的大家庭。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道德力量。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个体的举动,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它体现了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上向善。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克服困难。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在学习与生活上,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平凡的身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如:定期进行清扫,美化校园环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举措,实则都是雷锋精神最鲜活、最生动的写照。这些行为,就如同春天悄然而至的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使我们的校园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进而孕育出了充沛的温情与无私的爱。
雷锋甘当“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我们要坚定以雷锋为榜样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各族人民一起开拓辽阔疆域,书写悠久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伟大精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一线,还是在科研创新的前沿,各民族人民都怀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众志成城,并肩携手。
“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似两个不同的主题,实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雷锋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团结互助,正是“民族共同体”在个人行为上的具体体现。传承雷锋精神,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不分地域、不分民族,这种跨越民族界限的爱与关怀,宛如一座桥梁,能有效增进各民族间的认知与信任,助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而“民族共同体”意识,又为“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搭建了广阔舞台,提供了深厚滋养。在我们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雷锋精神得以更广泛传播,激励着更多人以雷锋为榜样,成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学习上,我们要勤奋刻苦,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为国家的未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沟通交流时,要友善包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接纳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给予充分理解与尊重,进而建立深厚情谊。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传递雷锋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每年的三月是雷锋月,这是属于我们共同传承雷锋精神的时光!在这个特别的月份里,学校学院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雷锋月活动,正等待着大家热情参与。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雷锋精神,也能将这份精神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报名参加雷锋月的各项活动!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个三月,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处处开花,让团结友爱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同学们,雷锋精神永不磨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最后,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这份信念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同坚固基石,支撑起我们共同的梦想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奋进!
谢谢大家!
03辅导员班级讲话
升旗仪式结束后,全体辅导员就近期学生管理工作事宜对同学们进行强调提醒,提醒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遵守校规校纪,并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雷锋月主题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雷锋精神,砥砺奋进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