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

发布日期:2012-09-22    浏览次数:

深刻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精神大力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 教育部[2006]16号文主要精神

教育部[2006]16号文,即《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于2006年11月16日颁布。此前,教育部还颁布过《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教育部[2006]16号文是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而形成的,是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开展教学改革与建设,做好专业剖析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一)教育部[2006]16号文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2006]16号文包括9个部分,内容十分全面、具体,涵盖了高职院校办学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学方面各项重要工作提出了十分具体、操作性强的意见。

1. 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强加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教育部[2006]16号文的主要精神

    学习教育部[2006]16号文,不能仅仅只是从形式上了解一些概念(如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生性实训基地、项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等),而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并融会贯通,从中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教学改革与建设。

1.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教育部[2006]16号文第一次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教高[2000]2号文的提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型”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现在是专科,以后可以办本科、硕士,甚至博士。

    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高[2004]1号文的提法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科学研究不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要把重点放在产学结合上。高等职业教育中科学研究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可将技术研发作为一个结合点;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教育部[2006]16号文确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高[2000]2号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高[2004]1号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将“服务”提到了“管理”前面,更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为行业企业一线服务。

   “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素质”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如下几点:

(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2)具有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理念、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定要注意,高技能人才指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是高级技师。

3.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怎样培养高技能人才,16号文强调要重点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专业改革与建设方面: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

(2)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3)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要针对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强调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4)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强调工作经验的积累;

(5)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强调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引导社会服务;

(6)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校企合作,即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所特有的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合作开办专业、合作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实训课程及教材、合作开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础建设、合作开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等。

工学结合,即工作与学习相结合,是一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文件明确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此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明晰教学改革与建设原则与思路

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龙头。专业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因此,专业改革与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1.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

(1) 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必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主题,强调满足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要特别注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规格的一致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与社会评价、实践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吻合度”、实践教学项目的“逼真性”等等。

(2) 能力本位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必须突出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培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思想和行为,把能力本位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注重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按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在课程结构上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整合知识,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形式、考核形式都要采取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形式;引进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及学生获取证书的要求;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等等。

(3)全面性原则

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全面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性,教学改革与建设不仅仅是专业调整与设置、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有课程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考核模式与方式的改革等等,因此需要全体专业教师及一切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其中;二是全过程性,教学改革与建设覆盖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2.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专业改革”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根本。

三、以评促建力争教学改革与建设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教育部[2006] 16号文强调:“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确定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

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跟踪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强调“适时调整”。如何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就是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要弄清楚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有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必须有明确的职业面向,专业口径宽窄适度。培养目标有准确的职业定位,即有准确对应的岗位(群),体现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表述清楚、与培养目标一致,操作性强。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教学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显著作用。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法标准、考核标准等)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状况,选择一定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并以重点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为支撑开展专业群的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0%以上。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活动中形成的定形的培养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围绕工学结合来展开,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方面,是在诸方面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专业培养方案要规范、稳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设计,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具有前瞻性,并能够及时主动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反应。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据所定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突出职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征明显。应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其中实践课程要突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还要积极探索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编写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能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改革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合,形成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等,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实训教材。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加强考核方式改革,各类课程都要有符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课程的考核方式一定要与课程内容与要求相适应,重在能力的测试,不能千篇一律的闭卷考试,形式应多样。行业、企业技能专家参加职业技能的考核。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应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专业教师“双师型”。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要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教授的机制。重视中青年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因此,我们要制定符合要求的师资建设规划,教师数量、学历与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结构等要达标,教师的年龄结构及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梯队要合理。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和师德风范的机制和政策,并有效实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措施得力。校内专任教师中,基础课教师注重学历、职称提高,专业课教师强调技能水平提高,增加一线工作经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形成制度;建立兼职教师库,从行业企业聘请,是专业人才、技术技能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性课程,但要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注重教师质量建设,专业带头人知识能力素质优秀,在专业建设中能很好发挥作用;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职业经历;教师中能很好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较高(多方评价满意率高);主持或参与专业科研项目、高职教研项目,成果丰富。

(五)实践教学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强调建设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强调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强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重点放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能与企业合作共建。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对口、充足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仿真模拟实训环境。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配合,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保证制度的执行,配备数量充足、素质高的管理人员。

(六)教学管理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构建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获取率及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环节规范,构建多元化(教师、学生、督导、企业等)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专职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督导和招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保存齐备,分类清晰,客观、准确记录教学过程和质量动态。

(七)产学结合

    教育部[2006]16号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并要求“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产学结合的内容遍及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应将产学结合深入到专业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等方面,达到互惠双赢。逐步形成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就业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