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致敬泉海她力量!今天,我们讲讲她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5-03-08    浏览次数:46

上课铃一响

她和她和她

或开始一天的工作

或结束晚班准备归家

在泉海1426亩的土地上

她们满腔热情

步履不停,尽职尽责

可敬,可爱

十六年前,唯一一班从市里开过来的公交车、十分钟的路程到东门、只有八栋楼的学校,这是王志华老师对泉海的第一印象。这样偏僻的地方却有着五湖四海、满怀梦想的教师与一群热情洋溢的学生。充满生机的泉海吸引着她,于是她教起了泉海第一届学生,见证了校园广播的第一个声响,与泉海共同成长。

课堂上的王老师

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在王老师看来是一个师范生理所当然的事情。“你太适合当老师了。”泉海面试官的肯定和自己爱分享的个性,让她坚定地认为自己只适合老师这个职业,适合教授学生知识。十六年后,她成为了校长助理、升本办公室主任,也没有舍弃掉教学工作。

王老师为来宾介绍退役军人教育学院情况

问起平衡教学、行政两项工作,王老师回答道,“行政工作是我的岗位职责,教学工作是我的爱好。做好岗位职责的同时,让自己的爱好有所释放,对于我来说两者不需要平衡。”但身兼数职,总会遇见事情冲突的时候,王老师只能利用空余的时间加班完成工作,咬牙熬过去后,再告诉自己“没有谁比你见过更多泉海凌晨三点的星空”。

王老师深夜下班后的朋友圈

最具挑战的时刻是工作堆叠,幸福的时刻一定与学生相关。“教授的课程大多在五年专前两年,当这些孩子到了大专阶段还会记得你,老远喊着你冲过来。”这是王老师的幸福时刻之一


在学校里,大部分幸福瞬间是学生带来的,艺术体育学院辅导员林铭玲深有感触。教师节的学生祝福、查寝开门时的惊喜“小礼炮”、学生放假离校的感谢“小作文”……学生的“暖心”展现在点滴中,也被林老师记着、念着。

林老师在查寝过程中与学生交谈

自身的学习经历让林铭玲老师尝试接触辅导员工作。工作中,她用真诚沟通解开与学生的误会,成为学生分享学习生活的“好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认可与改变是林老师坚持教育之路的动力。“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善良之心,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即使遇到失败,也不丢弃坚持和勇气,能够一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是林老师最希望传递给学生的生活态度。

林老师为班级同学主持班会

凌晨处理与学生身心安全息息相关的突发事件不是网络上的段子,而是林铭玲老师亲身经历的事。“这是我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缺乏经验,当时情况又比较紧急。”首先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告知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时刻关注汇报学生动态,做好后续跟踪处理。在保持冷静后,她按照校园危机安全处理步骤,分轻重缓急做好了应对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老师持续关注着这名学生的情况。


凌晨开展学生工作的,除了辅导员,还有宿舍楼楼管。深夜时分,最美楼管阿姨蔡梅的工作间成为了7号宿舍楼学生的“心理辅导室”。自己的烦心事、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总想着和她聊一聊。“人生还很长,未来会更好!”蔡阿姨用她乐观的态度、活泼开朗的个性开解着每个敲门的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理解他们的情绪。”

蔡阿姨在巡房后写下工作记录

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场所,蔡阿姨认真做好宿舍管理的各项工作,及时解决同学各种生活问题。帮忙缝补军训服,被学生偷偷拍下;穿着拖鞋,提着灭火器一马当先,扑灭燃烧的垃圾桶。这些闪光时刻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更是数不胜数。

蔡阿姨的闪光时刻之二

今年是蔡梅阿姨成为泉海宿管的第十三个年。十三年里,她见证了学校学生人数从几千人增长到了两万多人,以及一栋栋新建的宿舍楼,收获了“干妈”“小妈”“姐”等温馨的称呼,也收获了毕业生不时发来的问候和返校时的探望。她始终期望每一位学生在泉海宿舍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顺顺利利毕业。

毕业后的学生向蔡阿姨发来新年祝福


在浩瀚的夜空下

这些平凡而闪耀的女性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

她们或是深夜守护宿舍楼

或是执笔耕耘于三尺讲台

或是奔忙于行政楼宇间

……

她们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却藏着润物无声的永恒

我们始终相信

泉海发展的每一圈年轮中

总是镌刻一道温柔而坚韧的女性力量


文字 | 党委宣传部

图片 | 受访者提供